关于我们
头条热榜
Guide
名人榜
Ranklist
酷站榜
侵权投诉
加入赚钱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发贴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日志
相册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网事天下
›
爆料
›
中国某战略导弹专家曾被台间谍策反 叛国罪获死刑 ...
0
0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中国某战略导弹专家曾被台间谍策反 叛国罪获死刑
[ 复制链接 ]
天长网头条
·
2014-12-9 22:23:57
隐藏在中国的军事间谍
潜伏、刺探、拍照、加密、发送……这一系列间谍行为并非只出现在影视剧里。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有人在搜集我国的军事情报,当起了间谍。
随着中国国防实力的提高,中国军队新列装的武器装备以及重大军事活动受到境外势力的高度关注,他们急于搞到这方面的情报。但如今,那种“派间谍打入对方内部”的老套方式已基本不可能或短期内难以奏效,于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收买当地人或看似不相干的“外人”为自己服务。近日,中央电视台披露,有多名被境外情报机构收买的人从事刺探军情、搜集情报的活动,并因此锒铛入狱。
有关军事专家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与中国航母、导弹、战机等相关的研发机构和军事基地等都是最招间谍的地方。
航母基地外面的鬼影
2014年年初的一天凌晨,在山东青岛市的黄海海边,一个黑影闪进一条小路。这是一条通向我航母基地的小路。此人走走停停,最后潜伏到离基地不远的一个小山包后面。他拿出一台长焦照相机,对着航母基地猛拍一通。
当然,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我保卫部门的眼睛。4月20日,青岛市国家安全局经过缜密侦查,一举将这个刺探我航母情报的间谍抓获,在其住处,起获照相机、望远镜、笔记本电脑等涉案工具。国家安全局侦查人员透露,此人姓曹,是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
那么曹某是如何与境外
间谍机构
搭上关系的呢?原来,曹某工作之余经常在网上寻找赚钱的机会,并挂了个人资料。2013年的一天,一名操着生硬中国话、自称某军事杂志社“
主编
”的人打来一个电话,说有一份现场考察员的工作可以给他干,而且薪酬不菲。 于是,在金钱的诱惑下,曹某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就按照“主编”的指令,到附近的军事基地转悠并伺机拍照。为了更好地完成“主编”交给的任务,他还在对方的指使下购买了进口品牌高倍望远镜,以及用于手机拍摄的专用镜头。
在一个周末,曹某背着自己的新装备偷偷潜入某军事基地附近,拍摄了一些照片传给了“主编”。“主编”不仅对曹某予以鼓励,还立刻汇来了一笔丰厚的酬金。点着厚厚的钞票,曹某心里犯起了嘀咕:“如果
被抓
住,自己这一辈子可就完了!”但就在曹某思前想后的时候,“主编”通过邮件发来一句话几乎堵了他的回头路:“你的照片很有价值,已经发到国外了,如果有人举报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虽然明知干着危害国家的事,将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曹某在国外间谍人员的利诱和威胁下始终没能悬崖勒马,而是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曹某已经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正在等待法律的制裁。
冲
导弹基地而来的测量者
在我国陕西的秦巴山区,近年来多次发现有美国、日本等国的非法测绘人员在此进行测绘活动,据悉他们都是冲这里的“导弹基地”来的。
“有一个日本人,在中国雇了一辆车,在宝鸡某要地非法测量时被抓。”这是今年9月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外透露的一个消息。
这个日本人携带着电子测量设备,从甘肃庆阳出发,沿着秦岭一路向东进行侦测。他为了掩人耳目,还专门雇了当地的车辆和司机,假扮成游客到这里游览。据了解,这个日本人受雇于其国内一家有情报背景的公司,很显然他的测量行为是有间谍性质的。目前,此人已被我国驱逐出境。
去年,我国安全部门还破获一起间谍测绘案。一名美国人娶了一位中国女子,利用中国女婿的身份长期进行测绘。他竟然把巴山分成1000米见方的网格进行测量,掌握了很多重要的军事数据。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公开的测绘数据,但在实际情况中,各国都有自己的坐标体系,这些都属于绝密数据。在高科技武器频出的今天,地理信息的战略价值尤其重要,精确制导武器要想攻击一个远距离的目标,靠的就是平时通过各种手段对该目标精确坐标的掌握。因此,一个国家关键军事设施的地理信息,绝对是国家机密。
境外势力对我军导弹目标发动间谍战的典型案例,当数前几年判决的沃维汉、郭万钧间谍案。
1948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沃维汉,毕业于哈尔滨大学医学系,后赴德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学习期间,他因经济上不宽裕、常与“民运”人士搅在一起,最终被在德国的台湾间谍人员策反,成为
台湾军情
局的间谍。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沃维汉多次进出大陆进行情报搜集活动,并伺机发展成员。
其间,
沃维汉结识了大陆导弹技术专家郭万钧,并以重金将其收买。郭万钧参与了某型号
战略导弹的设计。他见钱眼开,利令智昏,先后向沃维汉提供了大量有关战略导弹的情报。2005年初,沃维汉、郭万钧先后被我安全部门抓捕归案。经法院审理认定,郭万钧先后向沃维汉提供了涉及战略导弹等7项绝密情报,对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造成了特别巨大的危害。
2008年11月28日,沃维汉和郭万钧分别以间谍罪和
叛国罪
被执行死刑。
削尖了脑袋接近战机
近些年来,中国战机的发展速度令国外一些敌对势力惊恐。
战机的研制机构自然是获取相关情报最主要的地方,外国间谍往往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据安全部门透露,有两个新情况最值得注意:近几年西方情报机关开始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网络上,试图通过网络黑客行动,获取战机研制机构的数据和研发进度等信息。另外一个就是,西方间谍机构利用公开身份做掩护,在一些相对公开的场合获取资料。比如,每两年一次的珠海航展就成了间谍们的富矿。他们会选择一个绝佳的位置,用焦距达600毫米以上的大型望远镜头拍摄,哪怕是远离展区的战机细节,也无法逃过这些长焦镜头。 今年珠海航展期间,我国“鹘鹰”战机首次亮相,为避免外形细节泄密,并未与观众近距离接触,降落时也会很快滑入专门机库。这实际上也是国际惯例。美国F―22A战机最初参加航展时,也不从航展的机场起降,而是从附近的军用机场起飞,飞行表演后再返回;美国B―2轰炸机在和媒体初次见面时,也是有意遮盖了重要的尾部隐形细节。但此次“鹘鹰”的谨慎举措,并未逃过那些国外情报人员的镜头。因“鹘鹰”要进行低空盘旋,而架在附近山上的长焦镜头就能拍到它的大量细节,完全可供专家进行分析。
间谍们在盯最
先进战机
的同时,还专门有人在军用机场附近了解现役战机的分布和训练情况。军事专家曾披露,在一些机场、基地的周边,常常一夜之间冒出些饭店、宾馆或游乐场所等,那些原本应靠营利为生的企业,虽没有多少买卖,却照样坚持经营,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方面,间谍们可以通过观察、拍摄相关战机的起降等训练活动,判断出这支部队的战备、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另一方面,间谍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寻找和网络军迷,拉他们“入伙”。 今年8月,哈尔滨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常某某就因向境外出卖情报被捕。常某某是航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一位“军迷”,平常喜欢收集一些军事资料,尤其对战机感兴趣。就在和自称“军迷”的境外间谍的交往中,常某某慢慢地陷了进去,先后出卖内部军情资料50余次,接受酬金20余万元。
网站上的各种军事论坛,有时也成了军迷们的陷阱。境外情报机构会在这里物色人选,先以购买照片为幌子,以小利诱惑,逐步将其拖下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日常
文字
健康
天长网头条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关注
查看更多
点击回到头条首页
首页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