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市委书记江山率市第一督查调研组深入天长督查调研工业经济、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城市建设等。他强调,天长要在我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中打响头阵,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要当好主力,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的比重;要树立品牌,在多个方面树起国家级和省级品牌,进一步代表和提升滁州形象。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代理主任李耀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哨兵,副市长汪建中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天长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陪同督查调研。
江山一行先后督查调研了经济开发区三期项目及公租房建设现场、联合景宏物流园项目、天康新能源建设项目、冠宇光电科技公司、红草湖湿地公园南园、市民公园南园、新世纪大酒店、“两河”景观项目二、三标段,并听取了天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江山充分肯定了近一阶段天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认为在外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敢于响亮提出“2013年冲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2014年最迟2015年冲刺全国百强县”“两个冲刺”的战略构想以及“三城联创”目标,这不仅符合省委拉升标杆精神,符合省委创先争优部署,也符合滁州冲刺第一方阵要求,发展的标杆进一步拉高。通过扶大扶强和招大引强两个抓手,既壮大了本土企业,又跟踪引进了新项目,既提升了经济存量,又吸引了资金增量,发展的举措进一步强化。在当前面临经济运行困难、区域竞争激烈、要素保障制约等复杂多变的内部环境下,天长勇于解放思想,敢于背水一战,善于釜底抽薪,使得一季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江山要求,天长在我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中要打头阵、当主力、树品牌。要在服务业突破、大工业崛起、县域经济支撑上发挥领头羊作用,在冲刺第一方阵中打响头阵,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要分析天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的比重,制定新的考核办法,通过市外横向看排名,市内纵向看比重,在全省位次上、市里块头上比贡献,在冲刺第一方阵中当好主力,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的比重;要在全民创业等多个方面树起国家级和省级的标杆、旗帜,在冲刺第一方阵中树立品牌,进一步代表和提升滁州形象。
江山强调,一要加强目标研究。在区位分析上,要对标江苏县(市、区),制定周边坐标系;在方位分析上,要学习借鉴全国百强县中前十名的一流经验,观察研究后十名的追赶动作;在定位分析上,要看清对手、强化抓手,通过定性、定量、定品牌、定行业的立体式定位,把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渗透到天长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二要加强顶层设计。天长在城市建设、乡村发展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要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坚持高度;要集中连片、分圈划带设计,追求广度;要研究周边动态,借鉴先进地区先进模式,务求深度;要突出城市建设的品位、内涵、新意、特色,打造出让本地人自豪、让外来人惊喜的城市形象,提升亮度。三要加强转型升级。天长要借鉴浙江模式,提出“创业立市、创新强市”的口号,一手抓铺天盖地的全民创业,一手抓顶天立地的招大引强,紧盯省里先进县,学习外省先进经验,带动辐射其他县(市、区)追赶发展、共同发展。
江山强调,当前全市各地要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结合一季度形势分析,对出口产业、新能源产业、传统产业如何帮扶、如何投资、如何消费、如何出口进行认真研究,仔细研判,尽快扭转一季度后退局面,让先进的保持先进、前进的继续前进、落后的奋起直追。要加强统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台账,服务三产企业上规模。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招商引资要紧盯不放一批高规格、高品位、大手笔的项目,全力推进;对在建企业要做好帮办工作,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对已运行企业要帮扶好、发展好、统计好,使其扩大规模,早日显现成效,奏响项目引进、落地、建设的“三步曲”。要积极破解要素制约,不仅要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还要把资金问题作为破解要素制约的“牛鼻子”工程,防止资金风险,保证资金投入,狠下功夫,花大力气,多元化、多渠道、多方面加以研究。
李耀才在讲话中指出,在受较为严峻的宏观形势影响下,天长人提出了“两个冲刺”目标的志气和志向,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本土企业的帮扶和做法、提升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定位以及土地的集约和节约使用等方面值得全市学习和推广。他要求天长在招商引资上下更大力气,用大的项目作支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