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9个国家的评级被标普下降,法国和奥地利失去3A评级,意大利和葡萄牙更是被降两级。看欧洲资本市场,虽然都出现下跌,但整体跌幅并不大,对评级下调的反应比以往要迟钝得多。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即投资者对美国评级机构的信任度也正在下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针对三大评级机构进行过多次批评,这种批评一方面是批评,另一方面也是对世界他国和中国国内的提醒,即降低对三大评级机构的依赖性。对于降级,奥地利的反应强烈,法国、德国、西班牙都反应平淡和冷静。这意味着,欧盟暂时并不想脱离三大评级机构,也意味着欧美利益暂时仍然是斗而不破。 周末,另一则消息较为重磅。温总访问沙特,中国石化与沙特签署百亿美元协议成立炼油合资公司,沙特石油公司占公司股份62.5%是大头。这是一个重大合作协议,说明沙特等美国中东盟友开始和中国进入更为深入的合作。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在中东的话语权和中国的石油安全,另一方面也可适当降低中国进口石油的成本。
另外,从周末消息面看,开始改革新股发行的各种消息开始不断发酵,特别是从2月份开始IPO门槛将提高,这对市场是个好消息。同时,各种不同方向的资金开始入市的消息也不断见诸市场。与此同时,美欧未来将继续宽松,特别是美国,继续推新的刺激经济政策应该时间不会很久。与此同时,中国降准应该在年后就会再次成行。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经济的困难情况以及CPI大幅下降的情况,货币供给方面应相对宽松。
从技术面说,周五的调整属于正常的技术调整,虽然周线收盘上不是最理想,但仍然形成了底部吞噬形态,因此总体短线仍有利多头,本周股指只要确认这一K线组合,则反弹值得期待。特别是,若本周大盘能有一个较理想的向上突破到5月线上方,突破就是月线贯穿形态,而如果能站上2392点,则可形成月线底部吞噬。所以,本周股指收得越高越好。
周初,大盘有回探上攻力量,但关键在于上攻能够见量,若量能不配合,则要看到周三时的市场技术状态。但总体上,短线行情是安全的,市场回调时从超短线操作角度来说是低吸时机。不过投资者也有必要做好准备,即一旦到二月上旬股指仍然不能形成一个短线的反弹格局,则短线操作要提高警惕。
操作上,注意短线回调底背离、特别是底背离共振时的低吸时机,同时要特别注意选股,市场若反弹,到前方重压位关注量能变化,量能无法放大可再降低吸筹码高抛出去。但总体上,年前仍维持短线操作策略。
另: 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第三章精彩段落摘录: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投资者关心的是市场的未来。那么,中国股市未来会给中国投资者回报吗?
在笔者看来,只要市场化改造能够顺利完成,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回报还会很丰厚。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巨大成本也是一种投入。只是,投入的人不一定能收获,收获的却可能是那些之前并没做什么投入的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历史的演绎都是如此。从历史的角度说,中国股市发展21年以来的股民都是后来投资者的“先烈”,正是这些老股民的投入,未来将成就中国一大批获利的新股民。
从中国宏观经济经济发展的角度历史地看股市,中国股市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的时候,应该是其融资的历史使命结束的时候。到那时,市场回报的可能不止有股民,而是如美国华尔街那样,包括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社会福利都要从资本市场支取。
个人感悟:
坦率地说,中国进行市场化经济改革过程中,对股市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太公平的,因为他们更多的成了市场化改革的成本承载者。如此,不亏损才仍人奇怪,所以能在市场赚钱的普通投资者一定需要技术和对市场的充分理解。否则,赚钱难如登天。
笔者之所以把这些研究分析成果写出来,是因为希望这个市场更平衡一些,越多的人理解这个市场,那么这种力量就越容易趋于平衡,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掠夺情况就会好一些。笔者无法让每个人投资者都明白这些道理,但总是会给有缘人提供一些思路吧。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中国股市还不会结束其融资的历史使命,即不会结束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成本承载者的角色使命。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尽量学好技术,理解透彻这个市场,然后在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多赚,看着机会逝去快速撤离,不要贪婪。有些时候,最热的时候至少应该慢慢分批撤离,如此往往就能保住盈利。
希望,能给有缘的战友们些许启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