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腊月二十四送灶
在北京四年有半!在那里过了二个年或是三个年?真晕,这个都有些记不准了!2013年在老家过的年!
北方的小年腊月二十四之前就回家了!在老家这里并不叫小年,就叫“送灶”虽然称呼不一样,其实所谓“事情”是一样的,都是送灶王爷上天过年的日子。因为要他“上天言好事”,故此要用糯米和蜜枣来祭拜,这天专门的要用糯米做好饭,晚饭之前先陈好一碗给他弄的圆圆满满的,在饭上插上蜜枣什么的,放在灶上,再烧上一柱香火祭拜一下。灶王爷就这么上天去过年了!
在老家天长这里,并不是每家都是二十四送灶,根据姓氏的不同,有的人家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的。
二、祭拜土地爷
年三十的零晨,村里每家每户都要以猪头+猪尾(寓意整头猪)还要加上鸡蛋和一块豆腐(这些寓意为何我也没有深究,我只是在这里简单的表述一下我经历的风俗。 )。带上鞭炮和香火去队里的土地庙上去祭拜。以前在家的时候,每年我都是和妈妈一起地了十二点才去的,可是每每临近十二点就能够听到有人放鞭炮了。
上的三柱香,放好供品。磕头三个,放一个小炮(小的冲天炮9响吧好像,有的人家放大的冲天炮)和一挂小炮竹。(每年在我们之前的人都有在土地庙上贴对联、烧上一对大蜡烛)祭拜完毕,就可以回家继续了送天地各神上天去过年了。
提着供品回来后,还要陆续在打稻场上、鸡鸭鹅舍、拖拉机、锅灶的小窗口和水井一一祭拜,也都是烧香磕头,不过不放鞭炮。因为在家里要祭拜过天地之后才放。
外面一应祭拜完毕,拿出供品放到堂桌上,烧旧蜡烛,点上三个香炉,祭拜。最好在外面放鞭炮,也是一个冲天炮和一挂小炮竹。
零晨的这些事基本上就完了,为什么非要零晨,似乎都有赶早赶先去祭拜的意思。似乎完了这些大神们上天不替言好话似的。完活以后,我上床睡觉,妈妈则切了猪头肉下锅先烧熟。
小的时候可爱过年了,每每年前,几家都搭火蒸包子,一家蒸个十几斤包子,放着正月吃。现在人都懒了,都送到人家去蒸。给点手工费什么的。还有年三十的猪头猪尾巴也是很爱吃的,不肥腻,有吃头。然而现在人们小康了,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年味。每到过年,总在想,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够重拾年味呢?
三、 年三十
1、贴对联
中午时分写对联贴对联,然现在都是买的多,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在家写过对联了,小时候都是我爸爸写,队里的好多人家也都拿来写,于是家里也是有对联书的。过年都是拿出来翻。而我,偶尔也写上几个字。太大的写不了,小的还是可以的。
2、祭祖
年三十这天,都是中午祭拜。这个有照片的,可以在我的相册里看到。小的时候是三边各三副碗筷,中间二个菜各陈两碗,就是四个菜吧,现在改成了八副碗筷。小叔说的这些和上面有几代人在世有关系的,具体怎么说法我也不是很清楚。
到中堂那里拿烛台和大香炉到堂桌的外边放好点烛烧香,然后帮祖先们向右斜斜的插好筷子。全家人按序给祖先们磕头。磕毕,开始烧纸钱,就在桌子前边,烧一大堆,再到门口烧一些儿引路钱。
3、上坟
过年是中国人大团聚的日子,所以这天团聚完还要去坟地里给爷爷奶奶老祖宗们一一烧钱磕头拜年。
年三十这些,关于顺序似乎有些说法,但是我一直没弄明白,有这说的,有那说的。
4、守岁
小时候也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个饭好像就完了,然后各回各家了,因为我记事的时候我们大家子也已经分过家了。小时候也就是三十这天长辈们要给我们小孩子们发点押岁钱,然而守岁也就是九点到十一点(理论来说是十二点,可是那个点太晚了一些了)一起弄几盘子菜,吃汤圆。男人们也有喝点小酒的,毕竟这是过年,大事儿!北方就是吃饺子,具体怎么个守岁法,我也没有守过!
小时候起就看春晚,以前还从头看到尾,现在是越看越无聊,审美看到疲劳,也便不看了,今年看的特别少,前后估计也就一个钟头的样子。
由于零晨起来过了,然后早上又起的早,初一还要早起,所以年三十都敢看太晚的电视了。
5、无题
我也不知道该叫什么题目,妈妈睡前都是要拿一些包子和大糕(就是片糕)放在各个锅的锅盖上压着,不知道这起到什么作用。还有中堂供桌的香炉前也要放上几组。
四、初一,开始拜年了!
初一这天,家中第一个起床的不是女人,而是当家的男人,早起下几个汤圆,拿来上供。点上新蜡烛烧好香火,先放到堂桌上对着外面磕头。再转到外面来对着中堂磕头,这便是接天地了!三十送上天去陪玉帝过年,这初一了还要接回来继续供着他们。
然后继续是男人做饭,女人们做了一年的饭,初一这天休息一下啦!是有一定的寓意的。男人做好早饭叫一家人起来吃饭。初一早上第一眼看到也是要称呼的,不可像平日一样不叫人,称呼人,拜年!打小记事起,就从来没有跪拜也没有见过别人跪拜过。新年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姐夫家每年都是初一中午便过来这头拜年,其实小时候的说法是初一给爷爷奶奶,大爷(大伯)、叔叔这些家里人拜年的。初二给岳父母,小孩给舅家姨家拜年。而我们这的人现在平时都忙碌着做工,过年这样的大节假日正是玩的时候(我们这的风气玩什么,玩麻将玩打扑克赌钱),所以每年小姨家也都是初一过来这边(外公家和我们家不远在一个队)
尾:还有初五和十五还要上土地祭拜什么的,我没去过,也说不了什么了。有兴趣的人可以来顶一下。
|